《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、孝老》
150班 吳舒涵
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,大家早上好!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《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、孝老》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、孝老是我國優(yōu)良的傳統(tǒng)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。古代思想家孔子說:做子女的能活下來,是因為有父母的養(yǎng)育;孟子說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要求人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孝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。昨天就是我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重陽節(jié),我國把重陽節(jié)定為“老人節(jié)”,每年農(nóng)歷九月初九又稱為孝老、敬老、助老的日子。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,有一點是相通的,那就是弘揚孝老愛親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
古往今來,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親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、王祥臥冰求鯉、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;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、潤人胸襟的故事。人人都會老,家家有老人。孝重老人,實際上就是孝重我們自己!孝老、愛老,是項神圣的使命,它傳遞著陽光,讓溫暖撒到老人的心。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、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,使所有的老人都“老有所樂”。
孝老愛親必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。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準則。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,不懂感恩,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(chǔ)。所以,學會感恩,感謝父母長輩的養(yǎng)育之恩,感謝無私奉獻的老師的教誨之恩,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,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(jīng)歷的坎坷。
父母給予我們的愛,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,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,而且還覺得他們?nèi)死显挾?/span>,嫌煩呢。其實感恩是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。俗話說“滴水之恩,當涌泉相報。”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“一滴水”,而是一片汪洋大海。因為,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。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,是父母;當我們受到委屈,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,是父母;當我們犯錯誤時,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,是父母;當我們?nèi)〉贸晒?/span>,會衷心為我們慶祝,與我們分享喜悅的,是父母;而我們有些同學給予父母只有滿口的怨言,不斷的索取,從沒考慮父母的艱辛。
同學們,我們是炎黃子孫,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孝老、愛老、助老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孝老愛老,我們現(xiàn)在最能夠做到的是用心學習,用優(yōu)秀的成績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,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安安!我們衷心的希望“敬老、愛老助老”的中華傳統(tǒng)美德世代相傳,永放光彩!
|